科学决策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国际刊号:1006-4885
国内刊号:11-3472/G3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1422 人次
 
    本刊论文
善用网络舆情 推进科学决策

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胡锦涛语),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并直接冲击着传统的公共管理理念和模式。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情,怎样善用网络舆情、推进科学决策,是考验各级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科学的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及监控五大子系统构成,但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习惯于在机关内部运作,不重视舆情,更对网络舆情认识淡漠,要么置之不理,无动于衷;要么视之为洪水猛兽,甚至想方设法借助行政手段干预,结果往往引起网络舆情的强烈反弹,造成被动局面,也违背了决策的初衷。
  事实上,当今中国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决策时不充分听取和吸纳各方诉求,不能在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中,妥善应对、有效整合,出台的政策很可能脱离实际、脱离民情甚至危及到执政地位。而网络舆情正是了解民情民智最直接、最快速的窗口,对推进科学决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网络舆情的特性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普遍共性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平等性:网民与网民平等,网民与网站平等,同享平等的话语权,打破了传统媒体“把关人”、“议程设置”的格局,所有社会阶层、团体、组织和个人均可参与网络舆情的提供与传播,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信息交流的中心。
  (二)开放性:网上匿名的特点使得网民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个性需求。
  (三)复制性:网络舆情极容易被复制,在网民中滋生蔓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无与伦比。
  (四)交互性: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快速地将网民分化、聚集,不仅在网上产生互动,遥相呼应,营造强势的舆论氛围,而且还在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之间形成互动,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三、网络舆情在决策中的地位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我国公民的参与热情和表达欲望日益高涨,有关民生、环保、住房、腐败等问题往往在第一时间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和热点,它代表着我国公民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有序参政的热情,其作用在公共政策的五大子系统中都能体现。
  (一)通过反映相关的问题,制造公众舆论,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为决策提供依据。如网络首先炒作的孙志刚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大反响,导致收容遣送制度迅速走到尽头。
  (二)把公共政策议题的设定自上而下传播给公众,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充当中介和桥梁作用,推动科学决断。
  (三)在公共政策执行中推动民众支持、关注、参与,从而减少阻力与成本,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并收获更大的认同。
  (四)作为社会的第三种权力,监控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防止好的政策变形走样。
  
  四、网络舆情的局限性
  
  (一)从网民的组成结构看,我国网民大都集中在18岁至45岁,而更大的利益群体如农民、民工、老年人等都游离在网络平台之外,而且即使能够上网,也不可能成为网络主流民意。而他们又恰恰是很多公共政策尤其是涉及到民生的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阶层。
  (二)技术上很难阻止网上舆情被“有心人”操纵,加上缺乏引导网络舆论的专门人才和技术手段,失控的网络舆情极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
  (三)网络的过度开放性与自我主体性,无论引发网络舆论的客观事件如何真实,总有网民带着偏激情绪,不负责任地发表不良言论,造成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
  
  五、引导网络舆情,推动科学决策
  
  对待网络舆情,既不要管得过死,导致言路堵塞,剥夺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又不能放任不管,导致网上舆论失控,误导决策。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舆情的作用,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参与、因势利导、科学管理、趋利避害,掌握网上主动权。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正视网络舆情的作用,同时认真研究其规律,学会甄别哪些网络舆情是有真正意义的,哪些只是无理性的宣泄。
  (二)精确筛选,把适合公开的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选择等信息,全面透明地在网络上公布,实行阳光行政。特别是出台事关大局或者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之前,通过借助网络舆情的力量,问计于民,吸收民众智慧,形成共识与最终决断,尽可能避免决策失误。
  (三)从网络舆情中了解事先还未被列入议事日程的问题,及时应对。
  (四)利用网络舆情监督政策的实施过程,以保证政策目标得以顺利实施。同时,在不断完善中,逐步推动决策实现预定目标。
  (五)决策的理性追求决定了其不能被网络舆情左右,它只能作为一种积极的参考。网络舆情在很多时候不能代表绝大多数民意,要想掌握更加全面的民意,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如独立的调查机构参与等。从本质上来说,网络舆情属于民调范畴,必须通过代议的渠道作为缓冲,最终对政府的政策产生影响。
  (六)着力培养网络管理的专门人才,提高技术能力。
  总之,网络舆情是公共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民主社会不断推进的今天,只有学会善用网络舆情,才能更好地汲取民心民智,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得公共政策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目的。■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科学决策》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科学决策》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